围绕电影影响力和乐趣的源泉以及它们同电影音乐的联系,已经有很丰富的理论探讨。电影音乐理论家们借鉴结构语言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研究以及认知理论,探究了为何音乐对电影有如此大的作用以及我们观看电影时听到音乐的时候获得了什么。理论不仅仅是研究电影音乐基本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构成了一门独立学科引人入胜的方面。
显而易见,电影音乐既是电影的,也是音乐的。不过,深入探究其中的融合方式,对于了解电影音乐如何运作至关重要。电影音乐一部分功能是音乐的,即用音乐表达意义;另一部分是电影的,具有电影的功能。虽然电影音乐常以纯音乐的形式被录制、演奏、发行和聆听,但是人们总是用电影的标准来衡量它的功效。因此,电影中的音乐历来具有双重身份。这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赋予电影音乐意义的几种基本方法,首先以音乐的视角,其次以电影叙事的视角。
音乐视角下的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音乐的建立要素,取决于调性,一种将乐音组织成乐曲的结构。调性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以单一音符为中心的音乐体系,这一音符是其他音符围绕的焦点,并且作为整段音乐起止的标记。其他音乐系统也同样使用调性这一要素。
自18世纪中叶以来,调性音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旋律优先。所谓旋律,就是将一系列音符以易记、可识别的顺序演奏出来。旋律是音乐的接入点,吸引听众的注意。旋律的使用不是调性音乐的专利。以经典的印度音乐为例,历经几个世纪流传下来的经典旋律组成了一系列拉格,即一些为大众所熟知、广泛使用的印度教传统曲调,每种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形式以及特定联想效果,如宁静、英雄气概、权力或者哀婉动人。
全世界的电影作曲家都使用旋律。印度作曲家A. R.拉曼是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歌曲和配乐的作曲人,他认为旋律“在我对音乐的感受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怎样,旋律已然成为好莱坞配乐的标志。约翰·巴里说:“我喜欢用旋律。我想如果你能用可能的z简便的方式捕捉到东西,也就是旋律本身,那么你就已成功一半。”兰迪·纽曼说:“我相信旋律。也许有一些地方你不想要旋律,但我不知道是哪些地方。”旋律通常以主导动机(leitmotif)的形式出现,也就是容易辨别并且反复出现的音乐形式。
更多音乐版权,歌曲利润,歌曲具体定价,个体音乐人收益,收益渠道有哪些,上线后分红时间多久等问题,可以免费找我咨询王经理:1862797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