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井潜水泵出水变小是常见故障,主要与水泵自身状态、井内环境及电源系统相关。以下是具体原因及排查方向,附快速自检方法:
一、水泵内部问题(核心原因)
叶轮堵塞或磨损
泥沙堆积:井水含沙量高时,沙粒会卡在叶轮与泵壳间隙,导致水流受阻。
纤维缠绕:长纤维杂物(如布条、塑料袋)可能缠住叶轮,降低转速。
叶轮磨损:长期使用后,叶轮叶片变薄或变形,排量下降。
自检方法:拆解泵体检查叶轮,清理杂物或更换磨损件。
电机性能衰退
电压不稳:电压低于额定值(如380V泵接220V电)会导致转速不足。
电机过热:连续运行时间过长或散热不良,可能触发过热保护降速。
电容损坏(单相泵):启动电容失效会导致电机无力。
自检方法:用万用表测电压是否稳定;摸电机外壳是否发烫;测电容容量是否达标。
密封失效导致漏液
机械密封磨损:密封圈老化或安装不当,导致水渗入电机腔,引发短路或锈蚀。
油室泄漏(部分型号):油液混入水力腔,影响润滑和效率。
自检方法:观察电机腔是否有积水;拆解检查密封件是否完好。
二、井内环境问题(外部因素)
井水位下降
干旱或过度抽水:井内水位低于泵体入水口,导致吸水量不足。
自检方法:用绳索测井深,确认水位是否覆盖泵体。
井筒变形或堵塞
井壁坍塌:土井或年久失修的井可能塌方,堵住泵体入水口。
铁锈堆积:金属井管内壁生锈,形成锈块堵塞水流。
自检方法:下潜观察井筒状况,或用长杆探查入水口是否通畅。
水质恶化
腐蚀性水:酸性或含化学物质的水会腐蚀泵体,导致效率下降。
高温水:地热井水温过高,可能影响电机散热。
自检方法:测水质pH值和温度,确认是否在泵体耐受范围内。
三、电源与控制系统问题
电缆故障
线径过细:长距离输电时,电缆电阻过大导致电压降。
接头氧化:电缆接头接触不良,引发电流波动。
自检方法:测电缆两端电压差;检查接头是否发黑或松动。
控制设备误动作
压力开关失灵:误判水压导致频繁启停,影响出水稳定性。
变频器参数错误:频率设置过低,限制电机转速。
自检方法:检查压力开关设定值;核对变频器输出频率。
四、安装与使用问题
泵体沉没深度不足
入水过浅:泵体未完全浸没,导致吸水时混入空气,形成气蚀。
自检方法:确认泵体入水口距井底至少1米,且完全浸没。
扬程与流量不匹配
选型错误:泵的额定扬程远高于实际需求,导致流量衰减。
自检方法:核对泵的Q-H曲线,确认工况点在高效区。
快速排查流程
测电压:确认电源稳定且符合额定值。
听声音:异常噪音可能提示叶轮堵塞或轴承损坏。
摸温度:电机过热可能因散热不良或负载过大。
拆泵体:检查叶轮、密封件和泵腔是否有杂物或磨损。
测井况:确认水位、井筒和水质正常。
解决方案
短期应急:清理叶轮杂物、调整泵体深度、检查电源。
长期维护:更换磨损件、升级密封系统、定期测水质。
选型优化:根据实际扬程和流量重新匹配泵型。